返回
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

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

时间:2006-11-29 15:59:02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德育工作“十五”规划》为指针,积极围绕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力实施“青少年素质拓展计划”,全面推进少先队自身建设现代化,不断创新和完善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的内容体系和运行机制,扩大和巩固学校德育(少先队工作)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应,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服务,努力开创21世纪我校德育(少先队工作)新局面。二、主要工作目标和任务不断提高学校德育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每位教师做到以德立教、依法执教、敬业爱生。不断树立思想、业务优秀的班主任典型,总结经验。通过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及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三、主要措施(一)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每位教师要努力通过学科教学、晨会、班会等多种渠道,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陶冶少年儿童,培育诚实、勇敢、活泼、团结的优良作风,使每一位学生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为其长大后养成良好的社会品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奠定基础。(二)抓好班主任(辅导员)和少先队两支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在德育中的引领作用,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应景性教育,树立教育应人人、时时、事事的理念,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坚持班主任例会,坚持大中队学生干部的学习,规范进行大中队干部的改选。充分利用学生或家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完善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抓好队组织建设,完善少先队的工作机构。紧抓少先队的活动基础建设,优化队活动安排,创设更多的各年级、各中队的特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关注他人、关注学校,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教育,促其健康成长。进一步确立少先队教育科研在少先队工作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体验教育实践基地的导向功能。(三)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三八”、“五一”、“六一”、植树节等重大节日,通过读书征文演讲、主题队会、书画、摄影比赛等多种竞赛形式,通过开展“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雏鹰争章”、“手拉手”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参观、走访、座谈等实践形式,引导少先队员在亲身体验中增长知识,注意把握少年儿童身心成长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重点、热点问题,做到一般教育、重点教育和差异教育相结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四)通过规范的升旗仪式和国旗讲话,积极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红领巾电视台、广播站等重要阵地,不断创设和推广新的教育活动样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利用学校的画廊、黑板报、墙报、橱窗等做好宣传工作,让学生逐渐自主参与这些工作。坚持正面教育和管理引导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面向少年儿童的思想实际开展少先队育人工作。(五)办好家长学校,挖掘地区资源,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合力。本学期我校继续有计划地安排好学生家长会议,向家长宣讲公民道德建设材料、法制材料和科学育儿材料,以指导家长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引领学生参观本地的优秀企事业单位,调查本地区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引导学生关注社区,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服务,挖掘地区教育资源,了解祖国欣欣向荣的形势,增强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六)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体育等活动。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举办各类艺术节、体育周、联欢会,丰富少先队员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少先队员的情操,为少先队员提供展示才华、锻炼才干的舞台,使创新实践活动持续、有效开展。继续开展信息技术、篮球、乒乓等周六半日兴趣小组活动,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发展他们的特长,陶冶他们的情趣。(七)坚持培养健康心理和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用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语言、行动等方式,把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传授给学生,培养其健康的心理,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思想。组织师生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以“认识社会、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为主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少年儿童传授防灾避险的自护知识,增强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提高自护技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