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演讲与辩论以学心听,以公心辩

演讲与辩论以学心听,以公心辩

时间:2008-3-20 16:06:19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演讲与辩论1988年,当复旦四位青年才俊在新加坡英姿飒爽、慷慨陈词的时候,我正是蜗居于某一江南小镇的大四学生。谢雷华女士温文尔雅、气度不凡的一席评论,方使我明白辩论原有其高深莫测、妙趣横生之处,与我本来那种辩论即是强词夺理、声嘶力竭、面红耳赤的设想相去甚远。然而,我丝毫没有半点将来也能在新加坡小试锋芒的梦想,只是不住地望着《半月谈》封面上先生那张面着阳光的笑脸,暗下决心:两年后要成为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的学生。于是,1993年“一不小心”插进复旦辩论队的行列,进而远征新加坡,朦朦胧胧地被授予了“最佳辩论员”的殊荣。在回答星洲敬业无比的记者提问时曾多次语塞。因为我至今仍没弄懂究竟为什么把这份荣誉给了我。绝不是过分谦虚之词,姜丰的亲切温文、季翔的睿智严谨、严嘉的机敏幽默都是我无法比拟的。电视播映时间安排严格,超时即被“咔嚓”,授奖仪式不能拖沓;我是四辩,距领奖台最近,评委可能为了表达对导播的充分...
请先登录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