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学生寒期社会实践报告乡镇

大学生寒期社会实践报告乡镇

时间:2008-1-30 9:22:58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大学生寒期社会实践报告乡镇[摘要]:曾经富裕的羊山镇,近年来由于资源枯竭、环境的破坏而陷入了经济迟滞发展的怪圈。而且由于资源的严重枯竭,即使自己丧失了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又缺乏吸引外资的优势。而结合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羊山镇适宜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而若想实现乡镇的产业化,需要尽早完善本地的基础设施,以及修复环境。环境资源良好,基础设施完善是实现本地产业化的基础和关键。[关键词]:自然资源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红色旅游曾经富饶的鲁西南古镇羊山镇,曾经盛誉鲁西南,而如今它却陷入了经济发展迟滞的怪圈:环境日益恶化,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居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十几年的开山烧窑既给羊山百姓带来了几年的幸福生活,也严重破坏了羊山的自然环境,给羊山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目前羊山镇已开始逐渐关闭大批石灰窑,兴建红色旅游区,开始产业结构改革。昔日的石灰窑已经不能为羊山的发展带来足够的推动力了,然而羊山红色旅游改革又是否使羊山成功实现产业改革,为羊山的经济发展带了巨推动力?一、羊山镇简介鲁西南古镇——羊山镇,位于中国大蒜之乡——金乡县境西北部,东距105国道9.1公里、西距252省道约7.7公里,南距340省道(东丰线)约6.5公里,北距济宁机场约15公里,南谢公路横贯东西,羊马公路穿境而过。全镇共有62个行政村,5.1万人,耕地6.8万亩,总面积78.8平方公里。辖区内不仅有闻名全国的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羊山汉墓群、葛山汉墓群,还有景色宜人的西山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葛山化石。境内农产品资源丰富是著名的“大蒜之乡”,羊山石雕、石刻亦有良好的市场名气。羊山有四好:羊山青石适宜打造高档雕刻品;羊山尚园水清澈甘甜;羊山泥池窖酒闻名鲁西南;羊山石灰建筑耗材极品。羊山镇有一座大山,东西走向,因处在鲁西南群山之阳而得名阳山;又因其形又像一只仰卧的山羊,后改为羊山。此山盛产三种石头:青石、葛山化石和石灰岩。青石,是上好的雕刻材料,五六十年代羊山的石碑、牌坊十分有名;葛山化石,外形如珊瑚,呈现红色,十分好看,是极佳的工艺收藏品;石灰岩,烧制石灰的上好材料,而且因其材质优良,烧制石灰耗煤少,产出率高,收益十分可观。二、羊山镇经济发展历程五六十年代,羊山镇还未开山烧窑,经济落后,农业生产效益一般。羊山镇的土质十分适宜种植大蒜,而相对不太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羊山镇亩产大蒜产量高,质量好;但当时市场尚未打开,很多大蒜销售不出去。而羊山镇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产量相对比较低,质量也不是很好。同时,羊山镇市场也没有发展起来,仍处于小农经济状态下。正是由于这几点,在长期的发展中,羊山镇的经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之中。但随着羊山镇开始开山取石烧石灰。羊山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人民也慢慢的富裕起来,羊山镇政府的收入也逐渐增多。开山烧窑主要从以下三点促进了羊山镇的经济发展。(一)、开山取石,吸纳了当地劳动力,解决了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增加了人们收入。开山取石,需要探山、定点、埋制炸药,然后将山体炸开,用重型机器或是拖拉机将山石运出山。这个过程需要很多的人力,花费很多的物力。其中,山体的勘探和选点埋制炸药就需要很多具有相关劳动技能的工人;山石的运送过程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另外,羊山几十座大型石灰窑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都为羊山劳动力的安置提供了空间。(二)、羊山的山石其中一部分用于雕刻石碑,制作牌坊外。绝大部分被运送到山脚下的石灰窑。羊山的石灰窑最旺盛的时期,大概有几十座,均是十米高的大型石灰窑,以焦炭为燃料,烧制石灰。在我小时候,羊山还有数十座大型石灰窑正在运作之中。这几十座石灰窑也吸纳了不少劳动力。除石灰窑外,羊山镇上还有一个水泥厂,羊山烧制的石灰绝大部分就地消费,即运送到该水泥厂烧制水泥。而且当时国家经济正开始迅猛发展,各地建设均在大量进行。羊山石灰、羊山水泥供不应求。羊山镇也因此取得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三)、羊山因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交通枢纽也而取得了一定的收入。自从羊山镇开始开山烧窑,其交通也慢慢的发展起来。羊山有大量的石灰和水泥需要运送出去,而且运送石灰和水泥的车辆一般吨位比较高。为使自己的产品能够顺利地运出,羊山镇开始发展自己的交通设施,而逐渐形成区域枢纽。并因此而取得一定的收入。此外,羊山镇逐渐发展起来的大蒜冷藏也带来了一些收入。但与市场有较大的关系,遇到好的年份,蒜价高,农民可以有一个好收入;但更多的是市场低迷,蒜价较低,每户只能年收入1000余元。正是因为以上几点,在80年代羊山的经济一直走在鲁西南各镇的前列。村民生活水平与周围地区明显高出一个档次。通过走访当地的居民得知,_十年代,上山开山运石,每天可以取得十几块钱的收入(以当时的物件水平为准)。这种收入水平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高了,羊山镇村民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便也在情理之中了。但是这种好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能无限量的向其索取,何况是一座不是很大的山呢?从95年左右,羊山镇的经济开始走向了下滑。三、羊山镇经济迟滞原因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羊山经济的衰退与市场因素关联较小,主要是缘于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环境资源枯竭,采出量减少,使烧制石灰和水泥的成本上升;优质石料减少,石灰、水泥的品质下降,价格上升,销售受滞;开山采石的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的压缩。由于利润率的下降,产出减少,导致工人收入和乡镇财政收入减少,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羊山镇石灰窑的数量从兴旺时期的几十座,锐减到现在的几座;镇水泥厂曾一度停产。羊山镇以烧制石灰和水泥为主要内容的产业走到了自己的尽头。(二)、环境遭受到破坏,给羊山的经济持续性发展带来了大量困难。具体原因如下:1、羊山周边安全系数较低。开山、取石,都需要用大量的炸药和雷管。当放炮开山时,会产生巨大的声响,是羊山的噪音污染十分严重;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小石片分出,给居民的人身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2、羊山镇空气和水质污染严重,土壤质量下降。石灰窑和水泥厂在进行生产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据调查,在石灰窑和水泥厂周围100米以内,道路上长期覆盖着近10厘米的灰白色粉末,屋顶上也积着10厘米左右的灰尘;几乎没有植被。石灰窑和水泥厂产生的粉尘和大量废料,还对羊山镇的土壤产生了影响。使土壤倾向于盐碱化、肥力下降,作物减产。另外,石灰窑和水泥厂在烧制石灰和水泥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当地居民的健康产生了不良的影响。由于环境遭受破坏,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下降,进一步使农业收入减少,而同时也导致了当地劳动力的质量下降,外出打工取得的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以上两点都导致了羊山镇居民收入的减少,但皆不是关键性因素。如果一个地区不能尽快使自己的产业体系从一个没落的产业转型到另一个产业,会使自己的经济陷入衰退之中。经分析知:羊山经济陷入迟滞状态的关键性原因是羊山镇没有尽快完成产业转型,同时由于环境的破坏羊山镇几乎没有好的资源来发展自己特色产业。四、羊山镇特色产业发展分析三十几年间,羊山镇已经将一整座山炸开、挖空用来烧制石灰和水泥,当这一产业由于资源匮竭而逐渐失去活力;而这一产业所产生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使羊山既丧失了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又失去了招商引资的机会。(一)、发展特色农业希望渺茫土质适宜,无污染,品种优质,先进的种植技术是发展特色农业的三大要素。而羊山目前的土质倾向于盐碱化,肥力较低,远不如前几年;目前土壤中小石块的数量仍在增多,以使种植的成本大幅度提高,而且不适宜进行种植。羊山镇在每年种蒜期间雇人为其插播蒜种,为此羊山镇每户蒜农就要为此支出几百元之多。因土壤中石砾过多,插播完一亩后,双手伤痕累累;而且农产医疗保险上部普及,治疗费用还是较为昂贵。虽然羊山镇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大蒜之乡,但由于土质降低等因素的影响大蒜的质量也在逐年下降之中。由于近几年市场上对大蒜的需求较多,蒜农的收入还是比较好的。可是,从长远来看,环境因素的恶化正在逐渐使羊山失去发展以“大蒜”绿色生产、深加工为主的特色农业的基础和优势[1][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