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09年11月预备党员思想报告

2009年11月预备党员思想报告

时间:2009-11-15 11:39:19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尊敬的党组织: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很多东西,思想受到了很大的感触,这次就着重汇报自己在学习和思想上的变化。首先从学习方面上来讲。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侵蚀下,原本就严峻的大学生就业更加严峻。据相关调查显示,截止2009年2月份已与雇主签约的本科毕业生只占2009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18,而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还在加大,各企事业单位不加大裁员力度已是万幸,新增职位需求极其有限,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历年之最,加之往年累积,就业问题更是难上加难。就业问题本来就是现在大学生一直关注的问题,学了这么久的知识,最后不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看到上面的数据时感觉已经不是那么惊讶了,觉得这就是事实,这就是社会,现在如果不能面对以后也要面对的。窒息的就业压力、不同走向的毕业就业结果,启发的不仅仅是毕业生,同样也是我们这些即将毕业的在校学生。在这样的形式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很多人现在觉得大学知识学了也没用,用不到实处上去,最后也就是应付考试来结束自己的学习了。我觉得在校大学生应该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关系。理论知识是前任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历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把握好学习机会,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要无所谓,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其他素质,为将来结业准备基础。现在是谁看不到非常明显的效果,但在工作以后就会慢慢浮现出来,不要让自己到时候才后悔,不要让自己的大学生涯后悔。同时,重视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过程,在完成自己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多利用空余时间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进行各种实践或者实习活动,积极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以后就业积累更多的经验。不要太安于现状,可能看到大家都很安逸的过日子,也就没什么紧张感了,觉得反正大家都没什么事,自己就没压力,就没什么的担心的了。这就像青蛙的故事一样,一只放在热水里的青蛙它知道马上跳出来,而放在冷水里的但在慢慢加热的水里的那只到最后就会被煮熟,现在很多人就是那只冷水里的青蛙。大家就是没意识到现在自己的处境,过于乐观,认为“到时候”就是能解决的。什么都要提前做准备,再怎么样也不算早。《南方周末》在大学生就业专栏中刊出两例不同的大学生毕业后的走向。女大学生刘伟留下的是10多万字的死亡日记,记载着家庭的重负,生活的困窘,青春期的烦恼,最后就业压力成为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自杀了;另一位,高职毕业生杨甫刚凭借自己的商业头脑并善于抓住网络购物热的机会成为多少毕业生的楷模。时代在变化,就业形势在变化,就业需求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要积极培养自己的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条件,灵活应对利用客观条件。很多时候,有很多客观条件是我们不能改变的,比如自己的出身、自己的相貌等,但是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在尊重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要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创造的发挥自己的意识能动性,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最大的财富。那位高职毕业生的经历是值得借鉴的,那位女大学生的选择是令人痛楚的,也是发人深省的。我们应该在现有条件下创造就业形式多元化;同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每一位即将跨上征途的毕业生都要有信心、有恒心,自立自强。在思想上就通过最近大家都比较关注的问题猪流感,来讲吧!1918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那最为恐怖的h1n1型可怕病毒,攻击青壮年,全球约有20到40的人口感染,死亡人数至少有四五千万,差不多相当于一战死亡人数的5倍。1957年爆发的“亚洲流感”被称为第2次全球性流感,早期感染儿童,后期袭击老人,造成全球约两百万人死亡。1968年爆发的“香港流感”,从香港扩散到世界各地,虽是上世纪疫情最轻的一次人类大流感,但还是在2年内全球死亡约1百万人。而进入21世纪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世界已经出现了数次流感瘟疫,虽然严重性和死亡率远低于上个世纪。2002年11月首例非典型性肺炎感染者被发现后,sars病毒在2003年上半年快速传播,有8000人左右被感染,死亡人数约为800人,其中我国近350人。2003年,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由越南蔓延到东南亚其它国家,我国也受到波及,250多人死亡。一串串数字何等可怕,一场场危机又是何等触目惊心,痛彻心扉!除了这些蔓延全球的大灾难,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平均每年有5~15%的人被感染流感,300~500万人病情严重,25~50万人死亡。我们要深思的还有很多,这还只是流感,世界远有鼠疫天花,近有疯牛病手足口病,除此之外,人类还要面对别的种种天灾人祸,厄尔尼诺、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雪灾洪水、山火飓风、地震海啸,还有战事紧张、宗教冲突、核武器威胁等等。究其原因,人类是自食恶果,而面对这些我们不该反思一下吗?有人把人类比作是地球的癌细胞,可又何尝不是呢?为了石油和煤碳人类不惜掏空地球,为了木材空间人类不惜毁灭森林,为了饕餮皮具人类不惜捕杀动物,貌似是一个成功者,可最终只可能是同归于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断送后代的生存机会。那么现在呢?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又还有多少可以让我们挥霍,古语亦有云“吃一鉴,长一智”,我们还要恶性循环吗,还要一次次地消耗地球再反过来被地球惩罚吗?有人说,如果sars还留给我们什么遗产,那就是它让我们意识到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病毒肆虐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公共卫生,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必须强调健康管理。还有我们一直说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科技可以发展经济可以帮助我们,但用激素养殖的猪牛喷灌的蔬果又能发展什么能帮助我们什么呢?我们从来不是追求与地球共亡,所以,亡羊补牢,犹未迟也。以上就是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各方面的成长与收获的简要汇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