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会感悟

学会感悟

时间:2009-6-19 23:38:31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学会感悟去年,我有幸随团去了江西的庐山。临行前我特地收集了关于庐山的一些知识,并从网上找到了关于庐山景区的介绍。如琴湖、仙人洞、植物园、锦秀谷、天生桥、三宝树等名胜美景,早已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在盛夏的7月,我们终于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庐山风景区。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从如琴湖游起,至锦秀谷,来到了著名的天生桥。早在临行之前,我就从画册上了解了它的天生桥的奇绝。两山之间鬼斧神工地伸出巨石,把两山连在了一起,就象一座桥,故此得名天生桥。在路上我就想如能在天生桥上走一回,也不虚此行了。到了锦秀谷公园,沿着弯弯曲曲的石阶小路,一会儿,导游告诉我们前面的那个向前突兀巨石就是天生桥了。及至我们来到天生桥上,让我大惑不解的是,这里根本不象画册照出的那样,这边的这块突出的巨石距对面山崖上突出的巨石,两者相距足有好几百米,从巨石的边缘向下望去是深不可测的峡谷,并不是浑然天成的一座石桥。我不解地问导游,这天生桥怎么和画册上的天生桥差的那么多?导游颇为得意的说,这就是摄影者独具慧眼了,是他们从绝佳的角度拍到的此景。真如苏轼的诗写的那样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啊及至自身就处在庐山之中了,而却又不认识它了。我觉得世间的事也正象游山一样,我们要真正的认识它,发现生活中的美,很多时候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去品味和把玩。前些天,在网上聊天,网友发来一篇散文《独步奇山》,描写的是作为一个常在都市生活的她,远离钢筋水泥的城市的森林,独自去远郊的奇山森林公园郊游的心理感受。她很希望心中暗恋的中学的他和她一同来享受自然美景的熏陶。然而过去的情怀在现实中是难以实现的,如今已到了为人妇,为人夫的年龄,只有把美好的情感寄托在心灵的深处了。而在文中她对这份情感进行了充分的表露。他一定是躲在暗中的某个角落,采撷成美丽的花环向你招手、那在我身边嗡嗡飞舞的蜻蜓,一定是他化作的使者来陪伴我、一路山林、一路歌声、一路夕阳,伴我结束了一天的行程。那种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畅快淋漓的心情早已溢于言表。这山、这水、这石、这林、这虫、这花,大自然中的一切因为她有了这份美丽的心情而显得更美,更加具有了灵性。也正如庐山,有人说它之所以名骚天下,不是仅因为其风光之美,而更多的是因为许多的文人墨客在此托物咏怀,妙笔生花,而使它具有了灵性。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恬淡的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折射出哲理的美。有人说黄山是因帝王将相的游览而闻名,而我要说庐山是文人创造的庐山了。我觉得,好些时候,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很少去用心思索、去体味她。正如我,身在桥上,反倒不觉得它是桥了。天生桥,天生桥,天生本无桥!只要我们用心去体味,用情去挥洒,你的心中就会幻化出美丽的彩虹;只要我们张开臂膀去拥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心中常怀有一份的美丽的心情,你的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便有了色彩和光辉。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