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何建立审计有效的沟通与协调的总结

如何建立审计有效的沟通与协调的总结

时间:2008-3-30 10:13:03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先后发布了《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调》、《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结果沟通》、《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利用外部专家服务》和《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人际关系》,从不同侧面强调了内部审计如何协调好各方关系,这些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处理好人际关系提供了规范和依据。在具体工作中,运用好这些准则,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有效地开展工作。(一)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与联系,取得其对内审的支持和认同,是有效开展内部审计的关键之一管理层首先要认同内审工作,才会支持内审的工作。那么内部审计又如何确立自己的地位呢?笔者认为,首先内审机构应拟订自己的章程,将职责、权限加以明确,并与管理层进行沟通,获得管理层的批准,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和独立性。其次,内审部门可以在了解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情况的基础上,拟定内审机构的审计计划,把审计将要做什么,为什么做,有什么作用等向适当的管理层作汇报,并认真听取他们对审计工作的要求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内审部门拟定更为详尽的工作方案报告管理层,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开展工作。工作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应及时向管理层报告,得到管理层明确的指示。这样内部审计就为自己争取到了能够发挥职能作用的工作平台。内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应当用心关注企业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经济事项,了解企业急需解决的各种矛盾,提出恰当的建议。通过查看经济合同,审查合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对不规范的、不严谨的条款提出修改的建议;在企业的投资事项运作之初,内审人员就应参与进去,对投资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决策所依据的资料、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各方面进行经济技术分析、论证的过程和可行性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实施监督检查,提出自己的意见。投资项目上马后,要进行跟踪,对计划的实施、方案的落实和决策的执行、经济效益和工作效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管理层提交调查报告,帮助管理层进行及时的修正。当经济活动结束后,内部审计应对计划、决策的完成情况作全面、综合的审查、分析和评价,总结经验,并提出改进意见。内部审计应采取报告、汇报等书面和口头形式与管理层进行定期沟通,报告重大审计发现,讨论风险领域,提出审计建议和改进措施。通过审计建议的采纳,改进措施的实施,最终促成审计工作在企业规避风险,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二)加强与审计对象的沟通,取得其理解和支持,是顺利开展内审的关键之二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光有管理层的支持还不够,内部审计还应争取审计对象的理解和认可。2004年,我们审计室制定了对集团各部门及系列报刊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立运行情况进行审计调查的工作方案,但该项目仅对一个职能部门调查完以后就搁浅了,审计调查报告和审计改进方案(建议)出来后,与职能部门口头交换了意见,在他们口头提出意见的基础上,对审计调查报告和审计改进方案(建议)进行了必要的修改,但按程序报出之后却无声无息,没有了下文。审计调查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审计目的。审计室对此进行了总结,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与被调查对象的主动沟通不够,当审计建议和审计报告没有反映的时候,审计室就应该再次与职能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想法,最终促成合理的审计建议得到采纳。(三)加强与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其信任和支持,是持续做好内审工作的关键之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具体来说,包括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内部审计应该与这些部门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并进行经常性的工作沟通。通过沟通,一是能够充分了解企业的外部相关信息,市场发展前景,有利于审计人员对审计事项作出更为客观的判断;二是可以取得这些职能部门对企业工作的指导和帮助;三是及时了解各种相关经济政策,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寻求相关的财政经济及税收政策的支持,达到合理的利用政策,减少违规经营的风险。(四)加强内审人员之间的沟通,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这是做好内审工作的关键之四有限的审计资源和大量的审计任务之间存在着矛盾,而审计又是一个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这就需要调动每一个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配不同的审计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这就要求处理好内部审计机构中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的关系,要做到精诚团结、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不论是担任主审,还是助审,都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出色完成各项审计任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