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点

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要点

时间:2009-11-9 18:07:52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行风廉政建设为总抓手,以依法行政、服务经济、促进发展为目标,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提高市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二、主要工作目标1、争创中国名牌产品2个以上、山东名牌产品20个以上,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部开展质量兴市;2、积极鼓励标准化工作基础较好的5—10家主要工业企业申报国家4a级、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继续申请建立各类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10个,参与5—10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3、使我市国家划定的7家重点用能单位每年降低能耗4.5,完成“c”标志评价企业2家,引导6家企业通过计量确认工作;4、区域监管企业覆盖率达到100,企业巡查率达到100,定检产品抽检率达到100,后处理处结率达到100,辖区内无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5、进一步推进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建设,注册登记率达到100,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定检率达到99,信息微机录入率100、准确率达到98;6、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监管率达到100;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准入产品的获证企业数达到90;开展专项整治和专项监督抽查,检测合格率达到85;努力遏制一般性质量安全事件,保证食品安全不出轰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大问题。7、执法办案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全系统办案质量进一步提高,无败诉和复议撤销;8、食品检测中心工程完工,并争创国家级检测中心。三、工作要点(一)标准化工作要点1、以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推进本市企业实质性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进一步推进本市企业实质性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以应对发达国家“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进行技术垄断的趋势。鼓励和推动我市技术标准转化为国家和国际标准,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通过标准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鼓励我市机电一体化、计算机、钢铁、汽车、太阳能、石化等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活动,积极申请承担国际/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和工作组秘书处的工作,不断扩大我市企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2、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我市农业发展中期目标,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建立和完善全市农业标准化体系。围绕我市大宗、特色、优势农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规范,逐步建立起以国家、行业标准为基础,以地方标准为主体,具有特色、结构合理、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3、积极推进制造业标准化工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大力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积极培育本区域内“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尽快使区域内企业建立实施覆盖生产、管理、经营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全市力争完成第二批15个企业的确认工作。二是加强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要继续按照市委重点工作考核要求完成山东省采用国际标准认可和国家质检总局采标标志项目任务。积极探索推动我市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的有效措施,加大推动力度,积极引导企业采标。4、积极推进服务标准化,规范服务行为,提升城市形象。围绕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标准的研制,建立适应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业标准体系,为服务业快速发展,打造服务业品牌工程提供标准支撑。重点是围绕物业、社区服务业,装饰装修服务业、旅游服务、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会展经济等社会热点问题,加大对现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宣贯实施的力度。要加快与之相配套的,与市人文、特色相融合的山东省地方标准研制步伐。5、强化标准化专业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年,市局将有针对性地组织分局标准化工作人员、区域监管人员,以及企业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分局工作人员和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利于标准化工作的更好开展。6、加强对分局的业务工作考核,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有效性。在年开展的对分局量化赋分考核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将财政下拨的标准化专项资金的使用与各分局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实际业绩结合起来,使各分局的标准化工作得到全面提升。(二)计量工作要点1、加强计量节能服务工作。一是组织宣贯强制性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要求全市100家重点用能单位保证贯彻落实到位。二是贯彻落实《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继续开展中小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达到加强计量基础工作,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三是发挥计量服务队中计量专家优势,在节能降耗工作中对计量技术重点和难点攻关,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2、加强民生计量工作。一是加大对重点市场的计量监督检查,加强计量执法监督。检查的重点是强检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和计量作弊行为,同时要开展“计量放心市场”的创建活动,营造公平交易的和谐社会环境。二是继续组织开展专项计量监督检查活动。组织开展汽车衡器、医用仪器、有主办者集贸市场衡器、加油机、出租车计价器、民用四表等专项检查。检查方式以各分局区域监管为主,技术机构紧密配合。三是强化商品量计量监管。继续集中抓好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粉、食用植物油、牛奶等20种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四是继续组织开展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登记备案工作。按要求做好辖区内企业强检计量器具档案建立和信息化管理工作。3、加强计量基础能力建设。一是强化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计量项目设立的规划力度,本着明确职责定位,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鼓励机构加强计量能力建设,满足市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加强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监督抽查,强化其内部管理,规范其检定、校准行为,塑造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专业形象和社会品牌。三是继续组织计量机构开展技术比武活动,提高计量人员的业务水平,营造良好的比学习、比技术的工作氛围,促进机构健康发展。(三)名牌战略和质量兴市工作要点1、全力推动实施名牌战略工作。一是大力加强中国名牌、山东名牌产品的培育工作。帮助列入各级名牌培育名单的企业抓好基础工作,在企业加大技术进步投入、增强技术研发能力、推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发挥质监部门的有效作用。二是在发展壮大工业产品名牌的同时,加快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经济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三是促进服务业的品牌化,加快发展服务业名牌。通过服务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在服务业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观念和管理体系,引进先进服务技术和标准,创新服务品种,促进规模化经营,提高竞争力,形成一批拥有着名品牌的服务业名牌企业。四是加强规范管理,做好市名牌产品评价工作。本着对政府负责、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坚持市场导向、企业自愿、规范操作和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开展工作。五是积极做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调动保护民族精品和发展地域名牌的积极性,加大对地理标志产品的挖掘、制定培育规划的工作力度,做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工作。2、继续深化质量兴市活动。一是不断扩大质量兴市的范围,力争使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部开展质量兴市。二是着力提高质量兴市活动的实际效果。根据国家局《质量兴市、品牌强市绩效评价标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质量兴市工作机制,制定质量兴市工作的目标和措施,提高质量兴市工作的有效性。三是进一步充实质量兴市的活动内容。结合名牌培育、地理标志保护等具体措施,通过质量兴市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健康发展。(四)质量监督工作要点1、认真贯彻实施山东省质监局发布的《区域监管工作规范》这一地方标准,并结合各县(市)区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巡查、指导、回访、定检、后处理等各项区域监管工作。区域监管工作要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确保两个安全,对各自辖区内的企业种类、数量、产品、产品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完善企业基础信息,实行分类管理,切实提高工作的有效性。2、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辖区内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学习、借鉴章丘分局的“集约式”服务的做法,把为企业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急企业所急,帮企业之所需,不得以服务之名,行收费之实,不得只收费不服务,努力减轻企业负担,树立质监部门的良好形象。3、继续做好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查工作。实事求是地编制好本辖区的定检企业产品的定检计划,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凡属列入国家重点产品目录的产品,实行行政许可类产品,涉及人身财产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产品,均应纳入定检计划,其他产品则尽可能延伸。在定期监督检查工作中,继续实行抽检分离。4、强化后处理工作。后处理工作不能走过场,要按照程序逐项落实,特别是对国抽和省抽的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除保证质量之外,还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完成。对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对报告提出异议的应及时安排复检,应当移送稽查部门进行行政处罚的要及时。5、进一步做好国家质量免检工作。质量免检工作是质监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一项顺向工作,也是一项鼓励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政策。积极鼓励和帮助企业做好工作,争取我市有更多的产品获得国家免检荣誉。(五)认证认可和生产许可证工作要点1、进一步做好认证认可工作。一是加强认证行政监管,提高认证有效性。完善监管制度,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执行有序、保障有力的长效监管机制;加强认证认可法律法规、国际准则等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根据监管资源的有限性和监管面的广泛性,以突出认证认可工作有效性为重点,研究建立运行有效、操作性强的新的监管模式和方法。二是积极推进自愿性产品认证工作。要结合产业发展和市场化进展水平,积极推进节能、节水、绿色标志、能源效率标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自愿性产品认证。三是强化认证市场的监督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认真做好认证咨询机构的监管工作,严格落实认证咨询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关要求;对认证或认证咨询机构超批准范围开展工作、辖区内应3c认证而未认证的产品商品以及买证卖证、虚假认证等行为组织进行依法查处,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四是加强检测市场监管,全面提升计量认证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抓好实验室获证后的监督检查工作,规范其检验行为;通过证后监督,对管理水平下降、越范围检验、滥用检验标志等行为依法进行处理;要加大对检验检测市场的监管,以计量认证工作为切入点,组织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逐步建立和完善检测机构的诚信档案。2、加强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宣贯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推动社会各方面学好、用好这部行政法规;要继续组织培训申请取证企业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使每个企业都能了解《条例》的内容,并按《条例》的规定依法组织生产。二是采取措施积极帮促企业做好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工作。按照《条例》规定的条件,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帮助指导。对目前基本具备条件的企业要督促企业尽快提出申请,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帮助企业取证。对目前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帮助企业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帮助企业进行整改,达到条件后申请取证。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做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监督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区域监管责任制的作用,按照《条例》规定的许可证管理工作内容,把属于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企业,全部纳入监管范围,依法实施区域监管和定期监督检验。(六)食品安全工作要点1、做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一是规范办证程序,按照有关规定,办证许可与办证咨询、办证检验分离;二是认真实施生产许可工作,按照国家总局的部署,食品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已经启动,我们要严格准入标准,加大宣传力度,推动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切实抓好无证生产行为的查处工作;严格证后监管,坚持许可准入和后续监管两手抓、两手硬,构建“事前保证和事后监管相结合”的闭环监管机制;四是做好获证企业的年检工作,确保企业持续保持获证时的生产状态。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一是围绕区域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食品企业普查建档工作,使普查建档工作向全方向推进,以信息化管理网络为载体,建立健全企业档案,重点是完善小作坊式的普查建档工作。二是继续按照省局“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两书一报告”要求,切实抓好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突出监管重点,将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全面落实到位,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三是加强小作坊的监管,坚持“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思想,严密监管措施,在06年整治食品小作坊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监管模式,建立食品小作坊长效监管机制。四是加大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和使用回收食品作为生产原料等违法行为查处的查处力度。五是完善食品安全快速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实现食品安全隐患的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和早处理,确保食品安全;3、提高监督检验水平。结合实际,合理制定检验计划,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定检覆盖率达到100;增强抽查有效性,突出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通过抽查解决普遍问题;加大定期监督检验不合格的后处理力度,规定期限内的报告后处理完成率达到98。(七)法制工作要点1、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出台《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依法行政意见》。从总体上保证全市质监系统依法行政,依法开展各项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检验、检定等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开展后于法有据,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克服难作为,杜绝乱作为和不作为。2、加强法制监督。出台《市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执法监督办法》。从广义的行政执法角度加强系统内的法制监督。包括行政执法、区域监管、行政许可、检验检定等各方面,均纳入法制轨道。3、实行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备案制度。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在起草要求社会不确定主体履行相关义务的规范性文件(即抽象行政行为)后,送市局监督与法制处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由市局报送省局和市政府法制办备案。未经审查和备案的,不得向社会公开发布。4、做好“五五”普法工作。根据市普法办和省局制定的普法工作任务和相关内容制定本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和学习配档表,对年度普法学习内容加以落实,并进行督导,年终组织好学习总结和考试。(八)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点1、继续抓好特种设备区域监管和特种设备信息化网络的完善。进一步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提升监察监管实效,加强对区域监管人员的培训,以特种设备定检率为抓手,以发现和消除隐患为目标,确保我市特种设备安全。2、抓好三个专项整治。把冬季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和全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专项整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工作,解决在用设备底数不准问题。继续开展取缔“土锅炉”活动,加强重点特种设备监管。3、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管理。开展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重点督促使用单位开展在线检验工作,全面提高我市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水平,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切实保障压力管道安全运行,开展压力管道注册登记。4、进一步规范气瓶充装活动。为气瓶使用登记做好准备。重点查处充装非自有产权气瓶、超期未检气瓶等违法行为,做好06年度气瓶充装单位年度监督检查工作汇总及后处理工作。5、根据省局授权,对规定范围起重机械制造单位驻厂监检。针对我市起重机械制造单位数量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等特点,督促起重机械制造单位和监检实施机构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法规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从源头保安全。(九)执法工作要点1、加强基层行政执法工作力度。加强对县(市)区基层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力度,实行不定期的现场检查、案卷抽查、个案评议等监督方式,以确保办案质量,实行大要案备案制度,切实保证一般程序案件实行集体审理。进一步理顺各级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内部监督。2、继续抓好案件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与管理。拟编写一套有关行政处罚方面的教材,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加强执法证件和人员管理,实现行政执法人员全部持证上岗,监督人员基本持证上岗。3、严格案件审理,实行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各级案件审委会办公室切实负起责任,对行政执法单位提交的案件严格审理。在行政处罚中,凡因办案人员违法造成的错案,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责任。加强行政执法的研讨和创新,巩固、提高、充实、完善“规范性执法、闭环式办案”的做法。4、认真抓好各种专项整治和执法打假工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作出应有的贡献。继续坚持企业联系制度,积极开展“保优帮促”活动,协助名优企业打击假冒等侵权行为,同时帮助企业防止自身发生违法行为。(十)纪检监察工作要点1、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把改进党员干部作风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切入点,倡导践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认真解决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分析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及时研究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措施,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促进质监系统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2、强化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一是结合系统治理商业贿赂工作情况及行风建设情况,对案例进行剖析,在系统内进行法制教育。结合纪律教育月活动,系统各单位要每年进行不少于两次的作风纪律教育,组织各单位在上下半年各进行一次法律法规和廉政纪律内容的考试。二是请市检察机关和市纪委的同志进行有关预防职务犯罪和廉政纪律教育;结合系统区域监管、行政执法、检验检测技术培训与工作纪律培训同步进行,使廉政教育更有针对性。3、建立和完善制度,提高工作水平。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自觉履行好各自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职责。坚持把纪检监察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建立行风会议联席制度。组织部分企业代表、行风监督员、系统纪检干部和市投诉中心、市纠风办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听取企业和社会各界对我局工作的反映,加强信息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矛盾。落实好行风监督卡,坚持走访企业制度。涉企工作要坚持填写行风监督卡制度,各类工作人员要依法开展工作,防止利用职权发生违规违纪行为。4、抓好政风行风建设,维护质监部门形象。一是切实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回头看活动,针对年政风行风评议所反映出的问题开展“回头看”活动,查问题,严整改,建规章。二是继续严格执行加强行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加大暗访查处力度,对违反规定的发现一个处理一个。三是进一步巩固治理商业贿赂成果。加强监督检查,要严格按规定和要求开展工作,依法办事,及时组织对违规违纪人员进行查处。5、认真做好信访举报工作,继续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加强了信访举报工作。拓宽、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开通和受理群众网上投诉,提倡和鼓励实名举报。规范信访举报核查工作程序,强化内部监督制度,保证信访举报事项件件都有着落。认真查办各种违规违纪案件。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加强与当地纪委、监察局的联系,及时沟通情况,相互支持,做到工作细致,重要信访举报和查办案件工作做到及时汇报,确保查办案件无偏差。要重点查办影响质量技术监督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执法人员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行业不正之风方面的典型案件。通过对案件的查处,警示全系统干部职工不断增强组织观念、法制观念和服务观念。(十一)党建工作要点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质监事业发展打牢思想基础。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坚定性。通过学习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会议精神上来,紧紧围绕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去思考,去谋划,去创新质监事业的发展。二是加强日常的教育学习。通过学习教育,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党纪、政纪、法纪观念,进一步提高学法、懂法、依法办事观念,进一步增强为经济发展服好务和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为质监事业的发展打牢思想基础。三是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把学习现代经济知识、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作为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必修课,作为培养质监工作行家里手的重要措施来落实。2、加强机关党的组织建设,为质监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进一步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条例》及《实施办法》的要求,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干部,进一步理顺党、群、团组织关系,加强群团组织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抓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指导基层党组织按照责任制抓好党的建设,机关党委对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将进行不定期考核。进一步加强党务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党务干部的素质,增强做好党务工作的责任感,不断提高做好党务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切实抓好“三会一课”等项制度的落实,突出抓好中心组和科处级以上干部的学习。3、深入开展“争创”活动,推进机关全面建设。进一步抓好“五个好”、“五个十佳”、“服务型机关”争创活动,确保争创活动的有效性。以“五个好”、“五个十佳”、“服务型机关”为标准,以争创活动为载体,不断创新争创活动的内容,拓展争创活动的方法,使争创活动作为加强机关建设的有利措施。要以开展争创活动为契机,切实在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上见成效。在群众中树立起为民、务实、高效、清廉的良好形象,努力实现群众对质监系统机关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推进全市质监事业再上新台阶。4、围绕中心,抓好宣传工作。紧紧贴近全市质监工作的中心,围绕依法行政、严格把关、保障安全、服务经济,促进发展,高举“以质取胜”的大旗,唱响主弦律,把握好六个定位。进一步加强与电视、电台、报社、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的沟通,采取内部统一协调,外部协手联合的方式,巩固和发展全市质监宣传体系,不断开辟质监宣传新领域。(市质监局)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