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干部要做实践先进性的表率

干部要做实践先进性的表率

时间:2008-5-25 0:21:57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党员干部要做实践党的先进性的表率党的82年光辉历程反复证明,保持党的先进性,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无往而不胜,反之就会受到挫折甚至走弯路。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和活动主体。党的先进性需要党员干部去落实、去实践和体现。坚持和实践党的先进性,就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着力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执政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先锋队的模范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先进性。一、实践党的先进性,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创造力工程”,凝心聚力促发展,使党员干部成为加快发展的带头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当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必须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创新创业的活力,把蕴藏在广大党员干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释放出来,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实施激发活力、增添动力为主要内容的“创造力工程”,着力解决少数党员发展意识不浓、动力不足、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冲破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使党员干部不仅有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更有加快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成为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就是要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活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用创新的理论开辟解放思想的新空间,牢固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大发展。二、实践党的先进性,必须积极推进思想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感召力工程”,抓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使党员干部成为发展先进文化的引路人思想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不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且在传承先进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要通过实施“感召力工程”,树立先进典型,培育时代精神,用崇高的精神激励人,用模范的行为引导人,增强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实施“感召力工程”,首要的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思想文化建设全局,使党员干部带头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被所干扰,都不迷失前进的方向。其次,要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站在开创社会文明新风的最前列,带头实践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促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第三,要以优良的党风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严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高标准、严要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经受住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经受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弘扬正气,激浊扬清,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三、实践党的先进性,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使党员干部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党员干部要站在时代前列,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最本质的要求。人民群众看待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党员干部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要把实施“凝聚力工程”作为新形势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载体,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主要内容,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重要标准,切实实现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