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读书三境界

读书三境界

时间:2007-9-15 8:46:54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是一段很著名的词话。作者用具象的画面相当深刻地描述了做事业的学问的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又是层层递进的,以“无意而得之”的境界为最高。我读宋人笔记,久而发现,读书有三境界。第一境是“开卷有益”。王辟之的《渑水燕谈录》云:“御览”三卷,因事有阙,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这一境界意在功利,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有自颜如玉”是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宋太祖读“御览”,无非为了经邦纬国,要从书中参考政之得失、国之兴亡。功利目的,皎然可察。第二境是“厕上读书”。欧阳修的《归田录》云:钱思公(钱惟演)虽生长富贵,而少...
请先登录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