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把农村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建成“农村党员之家”

把农村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建成“农村党员之家”

时间:2006-11-29 15:54:16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共有国土面积2372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20.8万。为了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我县利用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遍布全县的网络优势,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提供服务,并将其建设成为“农村党员之家”,更好地发挥了党员尤其是无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农村党建与经济建设的互融共进,推动了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一、适应发展需要,确立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新思路近年来,我县先后实施了农村税费改革和村组建制改革,为农村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改革也给村级党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是党员教育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我县的行政村由256个合并为104个,最大的村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由于村级党组织管理的范围扩大,党员居住分散,党员数量增加,从而增加了党员教育管理的难度。二是农村党员对科技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农村经营方式的改变,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广大党员致富欲望的增强,因而对包括科技、技术、信息、文化等在内的科技文化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三是党员开展活动难。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党员的从业结构和生活方式向多元化发展,党员围绕产业发展的活动日益增多。但由于少数党组织活动缺乏阵地和开展活动的有效载体,因此,迫切需要根据地域相近,产业趋同的客观实际,搭建一个农村党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为此,县委根据农村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素质高、思路新、实力强、信息灵、路子广、服务好的特点,以此为依托设立党小组,通过他们的示范做样子,教育群众换脑子、引导农民找路子,将农村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建成“农村党员之家”,延伸了党组织的触角,为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二、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农村党组织活动新平台按照“一个带头人,一间文化屋、一块示范园”的标准,由农民申请、村党支部筛选推荐、乡镇党委审核上报、考核验收、县委县政府授牌等五个步骤产生,使农村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成为党组织活动的基地。1、凝聚合力,建设文化屋。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坚持党员带头,与带领农民致富相结合,整合人力物力资源,加强文化屋建设。一是县级领导带头办点,每人负责建设1—2个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二是实施部门协作,加大人力投入,实施共建。县委组织部门把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作为电教播放点,发送党员电化教材光碟3000余张,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收看28000多人次,县民宗局把40个中心户纳入电脑农业户建设范围,农业局给中心户送去了茶叶种植资料和畜牧业养殖书籍,文化科技卫生部门利用“三下乡”送戏送书送医到中心户。渔关镇汉马池村委会拿出2500元,给该村5个中心户购买书柜,订阅党报、党刊。长乐坪镇全体干部职工自愿捐款1.5万元帮助全镇38个中心户加强了硬件建设。据初步统计,各级各部门共为中心户捐书8.5万余册,捐赠电视机、vcd、书柜等价值80多万元。目前全县已建成的178个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做到了家中有党报、文化科技信息资料、电视机、vcd和文化娱乐设施等,把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建成了党员活动室。2、项目推动,建好示范园。一是与培育特色产业相结合,围绕全县的茶叶、酒业、烟叶、魔芋、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生猪等八大产业,按照一村一品、几村一品,一乡一业、几乡一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把农村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建在产业经济带上。二是依托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建基地,选择在当地有代表性、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带动力强的党员户,发挥示范作用,为周围农民出点子、引路子,引导他们合理调整作物的品种布局。三是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依托天麻剑毫茶叶公司、长峡酒业、五东薯业、宏力魔芋公司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的原料基地,加快特色农产品和优势农业带建设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如:长乐坪镇白岩坪村充分发挥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的阵地作用,推动了茶叶、蔬菜、牲猪、魔芋四大产业的快速发展,全村村民人平可增收150元以上。采花乡以王诗典等三家茶叶加工企业建成的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带动全乡1000多农户茶农发展优质高效茶园,使茶叶亩收入高达2000多元。3、健全制度,完善好机制。把制度建设作为重点,县委组织部制定下发了农村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党小组活动细则》、《党员学习制度》、《党员议事制度》等十余项制度,来规范党小组开展各类活动,要求村党支部不断加强对党小组的领导,确保党小组活动不流于形式,取得实效。要求各个党小组联系10个党员户,每个党员户联系10个农户实施“传、帮、带”,构建起农村文化科技中心户党小组——党员——群众的联动服务网络,为周围群众及时传递信息、搞活农产品流通和应用推广农业技术拓宽了通道,对加强农村党员教育、为群众服务提供“快捷方式”。三、创新活动方式,满足党员和农民群众的新需求一是开设小课堂。今年以来,各个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利用农闲将党小组成员召集在一起,举行座谈会,共同学习党的政策和知识,为把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宣传到千家万户,他们自编“三字经”、“五句子”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组织周围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的知识培训活动,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五峰渔洋关镇三房坪村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王永红,在家建成党员活动室,办起藏书3000余册的文化屋,仅今年借阅图书的当地村民就达3000多人次。他还利用自己订阅的10多种报刊杂志,将党的农村政策及科技信息进行剪辑,办起了《农家文摘》,分发给周围群众学习,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办起了阅报栏、信息栏。牛庄乡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罗成和吴东风利用农闲时间,为群众巡回播放《烟叶载培技术》、《魔芋种植技术》等电教片三十多场次,受到广大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二是召开议事会。每个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不定期召集周围的村民召开议事会,随时掌握农民群众急需什么、有什么问题急需解决等,研究办法,能够解决的就地解决,不能解决的,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反映,提交全村议事恳谈会讨论、解决。截止目前,召开了议事会301场,共有4849人参加,讨论议题156个,现场解释和解决问题1548件;在承诺限时解决的622件问题中,目前已有80%的问题得到解决,其它问题正在落实之中。三是推行双带岗。实施“三向培养”工程,坚持把农村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把党员能人培养成村干部,实现能人、党员、村干部的梯次转化,2004年,有582名农村优秀青年被纳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与党员”双建双带”活动相结合,培育一个中心户,就等于壮大了一个党员双带户,让他们在自己先富的同时、实现带领群众富的目标,全县依托产业建基地174个、建公司12家。长乐坪镇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严高红,以五倍子为产业,向周边农户传授五倍子栽培技术,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倍蚜虫基地5000余平方米,培植倍林1500多亩,他与中心户向雷联手,推广生物农药和生物化肥,带领村民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5000多亩,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渔关镇三房坪村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尹德君,利用靠近城区的优势,将自家住房和3亩多责任田改造,建起了融农家饭庄、垂钩、养殖、划船于一体的休闲生态家园,生意红红火火,周边20多户农民,有16人为他打工,并将自种的绿色蔬菜供应饭庄,仅此两项可为当地农民户平带来6000元以上的现金收入。四是帮扶困难户。积极开展困难党员救助服务,开展技能培训,使他们生活困难有“家”帮;向老党员开展关怀服务,让他们晚年有“家”暖;向流动党员开展温馨服务,在农忙季节,组织党员和人手多的农户帮助他们的家庭抢种抢收,让他们在关键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近年来,党员文化科技中心户组织慰问困难党员800多人次,实施特困党员帮扶计划,一户有难大家帮,对419名特困党员提供了援助,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5000多人次,给外出务工党员发出慰问信900余封。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