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水资源勘测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水资源勘测局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时间:2009-11-9 22:25:40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按照省党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部署,局党支部认真组织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全面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党支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情况,深化了对学习实践活动的认识和体会,认真查找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提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为扎实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指明努力方向。一、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效党的十六大以来,局党支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局广大水文职工,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水文业务建设,加快推进水文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和谐水文建设,稳步推进党的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全面推进近年来,局领导班子抓住水文测站改造的机遇,大力推进水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取得了成绩突出:一是国家防汛指挥系统一期工程水情分中心信息采集和传输系统的设备安装和土建工程项目通过省防办初步验收;二是淮河干流上中游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水文遥测及信息系统工程中的长台关、淮滨、竹竿铺水文站的建设工程通过了淮委计划处和水文局组织的验收;三是淮河关店治理工程中的息县水文站建设工程也顺利通过了建管局的验收;四是五岳水文站、北庙集水文站的建设工程通过了省水利厅和省局组织的验收。另外,石山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文测报设施建设开始实施。龙山水文站新站建设的土地协商、站房、测报设施建设等工作已经完成。鲇鱼山、南湾、泼河三座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已陆续开工,泼河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项目也将实施。筹备已久的出山店水库2009年也将上马,其中的水文站项目也将逐步实施。这些水文基本设施建设的完成,将大大提高水文的测报能力,为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夯实了基础。(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副提升服务于经济社会是水文工作的立身之本,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水文不断发展壮大,水文行业的人才、能力优势逐渐显现,水文情报预报和水资源管理与监测工作基本上能满足水利中心工作的要求,地方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应有贡献。一是在防汛抗旱减灾中贡献突出。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局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文站测报设施的现代化程度都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部分设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特别是4台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测流设备多普勒剖面流速仪的购置,8个水文测站自动测流系统的配备,82个遥测站点和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水情分中心的投入使用,使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服务于防汛减灾的能力大大提高。目前,局报汛网络系统的信息传输时效大大提高,差错率逐渐减少,15分钟内可以收齐99以上的定时报汛信息,20分钟内可以收齐100的定时报汛信息,全市错报率低于千分之一,高标准的达到省局要求。在历年抗击大洪水的战斗中,水文全体职工在局党支部的带领下,肩负重任,牢记使命,发扬“团结、求实、进取、奉献”的水文精神,以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和高素质的人才为依托,恪尽职守,顽强拼搏,舍小家、顾大家,连续多日战斗在风口浪尖,及时准确地为各级政府和防汛指挥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充分发挥了尖兵、耳目和参谋作用,为抗洪减灾做出了新的贡献,得到省、市等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赞扬。二是在水资源管理中成效显著。多年来,经过全局职工的共同努力,水文在水资源统一管理中取得了一些绩,主要表现为:一是目前已建立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在内的相对较为完备的水文站网,已积累观测、收集、整理了大量水文、水资源数据;二是各级水文机构,对辖区的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积累了大量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调查评价和水资源论证研究成果,为实施水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了依据;三是水文部门经常参与当地的水利规划与防洪规划工作,体现出水文工作正在充分发挥作用。三是在水资源保护中作用明显。目前,局负责辖区水利工程建设水质监测、供水取水许可的水质监测,参与辖区内重大水污染事故和由水污染引起的水事纠纷的调查、仲裁,承担水资源论证水质评价及第三方检测等任务。另外,在完成好常规监测及淮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城镇入河排污口监测工作外,还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做一些服务工作。近几年,我们发挥水文部门技术优势,积极配合市水利局做好分内的工作,比如参加省厅组织的核查工作等,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料;按照省局安排,对市和驻马店市水文测站职工饮水水质进行一次全面普查,为解决基层水文职工生活用水提供科学依据。另外,我省水文系统在农村安全饮水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向市水利部门取水、决策部门治水提供科学、公正可靠的检测数据,为进一步拓宽水文服务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大为了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适应水文现代化的需要,我局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投入、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和人才培养步伐。目前,我局有1名职工在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工程专业博士在读、1名职工在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工程专业硕士在读、15名职工在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工程专业函授本科在读、22名职工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文水资源专业函授大专在读。全局共有专业技术干部102人,占职工总人数的69。其中,高工6人、工程师34人、经济师1人;具有中专学历以上人员120人,占职工总人数的80以上,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20人、大专学历50人、中专学历48人。通过培养教育,职工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为做好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2008年10月举行的第四届全省水文勘测工技能竞赛中,局有6名参赛选手进入了前10名,并囊括了冠亚军,显示了局职工的实力。鼓励技术人员开展学术攻关、科技创新工作,我局与省局测验科合作完成的《数字化水资源监测站模式研究》项目获2008年度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多篇论文在《水利》等杂志上发表,自主开发研制的远传水位记、自动缆道测流系统在部分测站使用,运行效果良好。(四)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步深入近年来,局始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切实为职工办实事作为落脚点,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针对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深入细致地释疑解惑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今年,党支部为息县水文站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组织全局职工进行了体检;对生活比较困难的职工和遗属进行了救济。职工生病住院,局领导亲自或委托他人看望,在职称评定、子女升学、就业问题上主动给予帮助。党支部的关心支持,让职工深深地感受到了水文大家庭的温暖,从另一个侧面有力地推动了水文工作的和谐发展。(五)党建工作的力度切实得到加强一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省委、厅党组、省局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关指示精神,严格坚持党内生活制度,继续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二是继续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即主抓分管的工作,又和其他成员密切配合,工作更加协调有序。三是高质量地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认真剖析了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出了整改措施。四是按照“五好”基层党组织的标准,积极开展争创“五好”基层党组织活动。通过加强党建工作,促进了领导班子的团结,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要求水文行业的服务层面不断拓展,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优化。水文现代化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阻碍着水文行业的发展,成为水文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制约因素。(一)解放思想不够。相当一部分水文工作者不能及时转变观念,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二)专业人才不足。拓宽水文服务面,需要一批具有现代水文知识,勇于开拓进取的专业人才去完成,而目前我们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三)体制不完善。由于直属于省局领导,与地方没有行政上的关系,在工作在与地方联系较少,在很多方面不能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四)服务面偏窄。主要原因是缺乏洪水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等相关资质,没有相关的管理职能,无法开展相关服务项目,造成服务面偏窄。三、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措施水文要发展,就要有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做保障,在体制、管理和科技上的不断创新,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建立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水文体系。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及时转变观念,树立“大水文”理念,走出固定断面,切实提高服务意识,主动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面广质优的服务,创收增效,在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同时壮大自己,充分实现行业价值,确保水文健康发展。二是继续加强职工教育,鼓励职工学习业务技术,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技能。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在水文的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三是完善站队结合的模式,加强巡测能力,在提高测验精度与效率的同时又为基层职工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四是在体制上采取省直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加强同地方政府的联系,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水文行业发展的全面支持。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