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审视与思考

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审视与思考

时间:2008-12-5 20:12:05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体,verdana,arial,helvetica,sansserif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队伍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础性工程。但在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的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重新审视与重视。一、新形势下党员思想观念的多元性,给党员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需要党员教育从就教育抓教育转变为紧密结合党员思想实际和时代特征抓教育实行改革开放,绝大多数党员表现出衷心拥护改革、大力支持改革、积极参与改革。但也有少数党员流露出怀疑改革、观望改革、惧怕改革、静等改革、埋怨改革的不良心态。新形势下党员思想日趋活跃的现象,亟需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实现党员教育工作的转变和创新。其一,突出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抓住新形势下广大党员认识不清或容易发生困惑的问题,重点帮助其从思想理论上弄清是非。其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党员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明确自己首先是“党员”,然后才是“生意人”,树立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观念。其三,着力进行党风党纪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其四,分层次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各种实用技术教育,提高广大党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本领。二、新形势下党员从业领域及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与党组织习惯于静态管理的方式形成了新的矛盾,需要党员管理从静态封闭式转变为动态开放式新形势下各种新型经济组织不断涌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计划经济时期的“有序性”被打破了,“竞争性”和“无序性”增加了。这些都直接导致了跨县市、跨地区、跨省市甚至跨国流动党员的出现。党员从业结构日趋复杂,使党员管理的难度比过去大大增加了,其中难度较大的是流动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的管理。面对党员流动和下岗的状况,过去那种习惯于静态的、封闭的、单一的党员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亟需从静态封闭式转变为动态开放式,建立起反映灵敏、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开放性动态管理机制。其一,在组织设置上,要打破过去那种基层组织设置上的地区、行业和所有制限制,在建立新的经济组织时,要同步设置党的基层组织,避免在管理中出现“空档”。其二,在组织管理上,要以确保党员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为重点,分门别类地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规范,从而使下岗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离岗不离党”,“离岗不离心”;使流动党员、新经济组织党员人流四方,不忘党章,自觉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其三,在组织活动上,要注意贴近党员的思想和生产工作实际,突出针对性,走灵活、分散、小型、业余的路子。三、新形势下党员队伍的不纯洁性,给从严治党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治党不严转变为从严治党,努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从组织角度讲,从严治党就是要坚持标准,从严掌握和处置不合格党员。一是要严格界定不合格党员。二是要正确掌握政策界限。注意区分认识模糊,思想观念陈旧,跟不上形势,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抵触情绪,拒不执行的界限;区分在一时一事或某项工作中不起作用与长期不发挥作用的界限;区分愿意接受教育,积极改正错误与态度不好、屡教不改的界限;区分老弱病残等客观原因没有较好地履行党员义务与革命意志衰退,长期消极落后,拒绝履行党员义务的界限;区分由于党组织原因影响党员发挥作用,同党员本身不愿发挥作用的界限等等,从而使党员处置不偏不倚,不错不漏,公正合理。三是严肃组织处理。对不合格党员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着眼于教育、帮助、提高。在此基础上,只要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该处置的坚决处置,绝不姑息迁就。四、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任务的日益繁重性,与渐趋薄弱的基层党务工作力量不相适应,需要从过去只注重党务干部的使用转变为使用与培养相结合改革开放越深入,经济越发展,党员队伍建设的任务就会越重,要求越高。但是与这种繁重的工作任务和重要的工作职责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前有不少地方和单位党务工作的吸引力下降,出现了党务工作者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有的地方把党务工作作为一种安置性的工作对待,党务干部力量配得不强,党务干部的知识、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重视加强党务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职级晋升、评先表模、福利待遇等方面,与经济、业务干部同等对待,使党务干部安心、热爱党务工作。同时,要不断壮大党务工作力量,加速建设一支既懂党务、又懂经济的复合型党务干部队伍。一要本着“稳中有动”的原则,有计划地实行党务干部和经济部门干部轮岗交流,尽量减少几十年一贯制的“老政工”。二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党务干部培训。三要向党务战线“输血”,及时选调政治思想素质好、知识面广、工作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同志充实到党务干部,不断壮大党务工作力量。四要提高党务干部的“参与度”。重大的经济、业务活动,邀请党务干部参加,便于他们了解经济、业务工作的全局,更好地为促进经济、业务工作服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