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制度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制度

时间:2009-1-6 2:26:31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制度为提高非公企业党员整体素质,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非公委采取四项措施,认真抓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一是活化教育培训形式,拓宽教育培训渠道。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沉下去做等形式,把脱产学习与在岗培训、外出考察与内部学习、县上组织培训与企业组织办班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拓宽培训学习的渠道。近年来,非公企业聘请高校授课教师20余人、举办化工大专班学习6期,组织员工培训64期,128个班次,1320人次;聘请医疗专家教授40余人,专家会诊60余次,受教育面达95以上。 二是坚持分类施教,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根据非公企业各自的行业特点和业务要求,进行分岗位、分类别的党员教育培训。对企业中的党员生产经营骨干、技术骨干、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除进行党课教育、专业知识、岗位技能等基础培训外,实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人员重点培训,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优秀党员到非公企业的前沿岗位、管理岗位、领导岗位工作,把党员中的优秀技术能手推荐到企业管理层。目前,进入企业领导层的成员中党员占91。三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教育培训效果。在抓好理论教育的同时,狠抓党员实践教育,按照小型、业余、分散、务实的原则,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党员责任区、双岗双责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把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提高了党员教育培训实效。四是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强化教育培训保障。根据企业各自的行业特点,把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制定了相应的员工培训办法以及主题活动制度、党员集中培训制度、岗位培训制度、党员帮带制度等党员教育培训制度,从而为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