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08年11月份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和谐社会,生态先行

2008年11月份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和谐社会,生态先行

时间:2008-11-5 8:45:22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2008年11月份大学生党员思想汇报:和谐社会,生态先行尊敬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党组织:今天我们聆听了来自西北大学人文学院的谢老师解读关于十七大报告中保护生态环境的精神,并对我国近年来的生态环境的情况做了细致的分析,表达了一些深刻的看法,使我们对中国的生态环境的方针、政策、现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近年来,松花江污染,太湖蓝藻等环境突发事件频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接近边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环境危机已经影响到群众正常生活,这说明仅注重经济快速发展是不够的,环境有好型社会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这项指标如果后退,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会被颠覆。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全球范围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严重后果就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过度开发土地、滥伐森林、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所产生的其他负面效应。近些年来暴雨、高温等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就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在我国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特别是我们积极分子、预备党员以及正式党员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并积极带动其他人一同为我们的生态环境尽一份力,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贡献!汇报人:牛莉2008年11月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