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时间:2007-12-28 15:31:08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x小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为重点,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少年儿童提出的“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要求,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加强组织建设,深化品牌活动,完善工作机制,优化工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落实德育常规和细节,大力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二、工作重点(一)规范德育管理:1、完善管理。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建立完善德育管理格局。实行校长总负责,少先队、班主任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网络。2、加强师德建设,树立师表形象。要强化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在抓好理论学习,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知道每个学生的思想表现和学习情况;广大教师要增强事业心、责任心;不做有偿家教,不体罚学生,不为学生滥订学习材料;要尊重学生,要关心学生,加强教师考核工作,提高教师队伍业务水平。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具体要做到七要:①期初要制订合理、确实可行的班级工作计划;②期末要做好班级工作总结;③带班要做到三到位一跟班(即早读、课间操、班会要到位,凡班集体活动要跟班指导);④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谈心咨询,培养良好班风;⑤每学期要组织一次有特色、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⑥要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至少与家长联系一次以上,并做好班主任工作记录;⑦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确立全方位的思想品德教育观,积极鼓励、推动和协调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4、组织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值周教师队伍。调动每个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值周教师都是一名责任心强的德育工作者。(二)以养成教育和班级管理为突破口,浓厚育人氛围。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要注意在发挥班主任带头作用的同时,充分发动学生与任课教师多方面的积极性。本学期以“创特色班级”为主题,鼓励班主任针对自己班级以及自身学生特点,开展特色活动,创建特色班级,将班级文化建设推上更高的台阶。2、培养一批认真负责的班干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建立和健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各年级要结合学生所在年级段的特点,进一步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围绕“八好”系列活动促养成。学校向学生提出习惯上应做到“八好”——走好路、说好话、做好操、扫好地、上好课、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为了让“八好”扎根于学生心中,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校将面向全校学生征集“八好”童谣,举行“八好”童谣表演比赛,评选“八好”小标兵等。(三)、突出学校德育特色,打造品牌。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德育特色为“塑‘佃小气质’,文明礼仪伴我行”1.强化“礼仪”教育,塑高雅气质。礼仪教育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礼仪教育。1)开设礼仪教育特色校本课:学校将以社会礼仪为重点,以遵守规则为突破点,使学生逐步养成在公共场所轻声交谈、右行礼让;乘车购物,不拥不挤;观看演出、比赛文明喝彩;遵守规则,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等方面的文明礼仪。组织各年级教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礼仪教育教案》,礼仪教育特色课每两周上一次,各年级教案实现资源共享,最后汇集成《佃小礼仪教育校本教程》。2)开展“礼仪小故事周周讲”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每周由学校教师或学生为全校师生讲一个“礼仪小故事”。用故事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明理,受到生动的礼仪教育。3)组织每月一次的“我是最讲礼貌星”评选活动,评选活动吸引家长参与评比,营造家庭、学校共同培育学生礼貌行为的氛围。同时,可以面向参评学生及其家长征稿“做懂礼貌的好少年”,稿件也可在校刊校报或校园广播内播出,使更多的学生、家长参与到学生礼仪建构活动中来。2、加强校园卫生、秩序的监管力度。1)学校组成日常管理教师巡查小组与少先队监查员共同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检查、监督与反馈。日常管理巡查小组对涉及养成教育的纪律、卫生、两操等工作进行日常检查。检查结果要于当天报告给班主任,以便班主任每天进行及时反馈。各班级纪律、卫生、两操规范检查结果,学校每周通过下发通报、公告栏等形式进行公布。2)大对不对以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3)各班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情况,列入期末的优秀班级考评,各级部分别评选出“先进班集体”、“优秀少先队员”等。3、完善学生品德行为评价机制,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品德评价卡)班主任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学生的成长问题,并可随时记录。最后,学期终了,班主任可综合学生本学期的表现,给学生一个客观、中肯的品德综合评定。(四)以活动为载体,突出重点活动学校依托少先队开展活动。通过组织爱国主义和常规教育,班级活动与校级活动,一般活动与重点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能力和交往能力。形成事事育人,时时育人的良好局面。学校努力创设文化氛围。坚持每周升国旗制度,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充分发挥宣传橱窗、板报、广播室、等宣传阵地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继续开展法制、环保教育、禁烟禁毒和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教育。x小学2007年3月9日br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