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教育(班主任)教学(语文)经验材料

教育(班主任)教学(语文)经验材料

时间:2008-10-20 23:15:40  [下载该文章]  [会员注册]
教育(班主任)教学(语文)经验材料爱永远是自己教书育人的深厚底蕴x执着永远是自己教书育人的坚定信念x敢为天下先永远是自己教书育人的不竭动力x培养出超越自己、令自己崇拜的学生永远是教师人生的最大快乐x(.eduboss教育博士网整理)一、用仁爱和智慧点燃田野里秧苗的灿烂。爱,这个古老的字眼,似乎在到处充斥现代教育理念时空的面前羞愧得无立足之地。然而,我还要说:用爱,用爱演绎为师路。因为,没有爱就没有一切!既然我选择了为师路,我就要在这条路上春不避风尘去耕,夏不避酷暑去耘,秋不避风霜去收,冬不避严寒去储酿。我始终在实践着自己的誓言:我是一个十足的矮子,但希望你们踩在我的肩膀上成为历史的巨人!所以我才会为了充实自己拼命地自考完本科;才会拿出自己的工资送给贫困的学生;正因为有了爱,才会在雪夜走访摔断锁骨的第二天出现在讲台上;正因为有了爱,才不会在自己的日程表中安排休息日——或是在某个同学家中,或是和家长群聚在某个庭院,或是和家长攀谈于田间地头,或是领着孩子们嬉戏在山水间x诚然,奔突的岩浆固然火热,但它更需要有冷峻思考的大地。农村的孩子保守,自卑,封闭自己,爱只是工作的基础,爱只能是一种温暖的安慰,只能是暂时的港湾,我们一定要解放他们的思想。因此,我坚守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偏听”他们的声音:neversayno(从不说不)!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尤为重要,因为农村孩子最怕的最不愿意的就是出风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更是固守着“沉默是金”的誓言,恪守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座右铭。其实,他们更需要一种东西,那就是渴望喝彩,哪怕只是只言片语,都有可能让他们充满无穷向上的力量,从而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给我们一个惊喜。所以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以爱的阳光,让他们灿烂起来。于是我开始了“四个一”行动,即对后进生多提问一次,多鼓励一次,多交心一次,多辅导一次。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意志品质,每天清晨,我和学生都要进行“道德长跑”。每天长跑前我们都要迎着太阳高呼:“疯狂,就是百分之百的投入,忘我、忘物、忘时!排除一切杂念,克服胆怯,树立信心,打破传统,突破极限,淋漓尽致地挑战自我的潜能!”每天都有一名同学制定出一个口号,象“乘长风,破万浪,勤加速,奔冲刺”、“有志者,事竟成,三年二,一定赢”、“三年二,步步赢;三年二,一定行;三年二,充满爱;三年二,永不败”等等。在吸气与呼气的过程中每名同学都在净化着自己的心灵,在校园中回荡着他们心灵的强音:“呼出的是懒惰,吸进的是勤奋;呼出的是懦弱,吸进的是坚强;呼出的是虚伪,吸进的是真诚;呼出的是庸俗,吸进的是高尚;呼出的是苦闷,吸进的是快乐”等等。我经常和学生们一起呼喊:iamalwaysecellent(我永远是最优秀的)!让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拥有非凡的自信力。我也经常“鼓动”学生牢记疯狂英语发明者李阳的两句话:ienjoylosingface(我喜欢丢脸)!现在的丢脸是为了将来的不丢脸。ienjoymakingmistakes(我喜欢犯错误)!“人恒过,然后能改”,增强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我又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共同写“心灵日记”,这是第二种“道德长跑”方式。通过读他们的“心灵日记”,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他们脆弱的心灵需要一把春意盎然的伞。一个特内向成绩又很差的女孩由于我的鼓励主动举手回答了问题,结果回答错了。说句实在话,她能主动举手,我已经很感动了,举手的前后她的心里肯定经历了一场暴风骤雨,所以我避开了问题而表扬了她的勇敢。第二天,她竟主动举手,并一字不差的娴熟地背出了刚刚开课的《木兰诗》,赢得了我和同学们的热烈持久的掌声。从那天起,她的那扇心灵之窗打开了。她在“心灵日记”中写道:这个课堂终于有了我的存在。我看后在下面回应了两行字:正由于有了你的存在,才有了这个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才有了这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心灵日记”中记载着太多的故事,处处可见我与孩子们的心灵对话。它似规似矩,又如朋如友地帮助着他们,让他们的心灵健康成长。2003年9月9日,辽宁卫视曾对我进行了一次专访,他们能如数家珍地说出我给予他们的心灵回应:什么“成功=错误的积累”,“成功=一颗平常心一颗要强心”,“给你一个微笑,迈出心灵低谷,定能走向阳光大道”,“对不对得起父母,不应是你的成绩,而在于你是否努力过”,“将花季刻入梦里,不如将梦刻入花季”等等,足以见得这些话对于他们的影响是多么地深刻,这有可能比那种父母式的单纯的爱与物质资助更为重要。“心灵日记”使他们乐于和你接触,解放了思想,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又进一步“煽动”他们:justbeyourself(不做别人的影子),让他们拥有创新精神。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和农村本身的传统使学生封闭了自己的性灵。他们知道菲利普夫妇有可怜的一面,却非要站起来按照我们的旨意去大喊,他们是冷血动物;他们对德拉和杰姆为爱情付出的作法有异议,也只能喊这才是真爱。有太多的不敢苟同,最后都苟同了。我们用我们椭圆形的脑袋将或方或圆或三角的学生复制成了椭圆,这是何等的悲哀?!他们在虚伪中学得太痛苦,纯真的性灵走向了畸形。在这种又臭又长的裹脚布的束缚下,如何拥有开拓能力,如何形成良好的个性呢?矫枉必须过正!(.eduboss教育博士网整理)我和他们说:一个幼稚的问号的价值,永远大于100的缄默!一个可笑的见解的价值,永远大于100的雷同!一个无聊的争论的价值,永远大于100的顺从!总之,我们要还他们一个真实的空间,彻底解放我们农村的孩子,丢掉所有的传统,丢掉所有的枷索,无拘无束地去质疑去争论,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的火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一个鲜明的个体,而且是很重要地生存着。付出我们的仁爱和智慧,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就定能点燃田野里秧苗的灿烂!二、用乡土资源点燃学生的爱乡报国之情。在我们农村,学生失学严重:每年将有20—30的学生成为文盲的农民,都市打工仔,甚至沦落于酒楼深巷,抑或成为街头无赖。可我们面临的现实却是十年后他们将仍在这块土地上教育自己的孩子。难道说农村就在这蒙昧中苦苦挣扎吗?!在校的又多数以逃离农村挣大钱光宗耀祖为读书目的,我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却是从我们的心、血中蹦出来几个拜金主义者或是官僚腐败,我们又怎能不心酸心痛?!我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改善教学环境、改善教学方法等之外,最为关键的、最为基础的还是要改变他们的精神,也就是说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读书目的——为爱乡报国而读书!我想这才是一切教学的前提。一个高水平的飞行员把飞机开到外国去投敌,比一个爱国的可一起飞就掉下来的还要可怕得多。我们培养那么多的留学生,可一想到他们致力于把人家富裕的国家建设得更富裕,还真的就很难受,我想大家也一定和我有同感。所以,八年来我一直致力研究如何使之乐学,如何激发学生爱乡报国的热情,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从而,创建了“情感语文教学”的基本教学体系。我想农村的语文教学和城里的教学固然是相通的,诸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但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的利用还是要因地制宜的。城里有令人神往的多媒体教学,有比我们更多更先进的教学信息来源。我们必须现实地面对这些客观问题,去寻找我们自己的优势,走出自己特色的教学之路。我们农村的孩子有广阔的生活空间,生活的色彩丰富得多。而城里的孩子多是两点一线,要不然就是在父母的逼迫下去学这学那,上什么辅导班。另外,我们拥有着更为宝贵的乡土资源,如果我们让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那将是城里教学无法相比的。首先,充分挖掘贴近乡土的课文,并设计贴近乡土的问题,以便很容易地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如《故乡》一课,最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故乡变得是如此地让我吃惊、苦闷与彷徨,那么我对故乡的感情有变化吗?联系自己家乡的实际谈一谈。通过学生激烈的争论,最终达成了共识:这份伤心与迷惘正体现出“我”对故乡的爱,儿不嫌母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从而点燃了学生热爱家乡,思考家乡,建设家乡,彻底改变家乡面貌的激情。第二个问题是你作为一个当代农村的孩子,想和闰土说些什么?学生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呼喊;更有对当代农村的礼赞,希望闰土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自己的家乡看一看;还有的同学将鲁迅的那句名言深情地告诉了闰土: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都无疑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同情关注弱者,爱乡报国的情感。其次,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在自然中陶冶学生的性灵。我在讲《始得西山宴游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时,都利用了附近的风景点——山,贻情山水,笑谈人生。虽然这没有多媒体的便捷,但它比多媒体更容易融情。“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x”,这种游赏的率性,又岂能从课堂中得到?“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x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如此的天人合一,又岂能从课堂上感受得出?“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四壁高墙如何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若非身临其境地表演“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x”又岂能深刻体会到“与民同乐”乃是做官本色?这样的教学既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又开阔了他们的胸襟,陶冶了他们的性情,激发了他们热爱家乡山山水水之情,积蓄了他们充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语文教学中培养出的高尚情操势必正向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自己的笔去写生活,这才是最高级的人生理性思考。实际上,写作文不必需要闭目去想象(除想象作文外),我们身边处处有文可作,留心生活,观察社会,我手写我心,即为好文章。农村的广阔天地,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用它。学校附近有一个集市,我让学生在休息日期间去体验生活,他们的不少作品就来源于此。《过了一把“瘾”》讲述了“我”由于好奇跟随母亲卖菜的经历,而真正体会到了为人父母为子女付出的辛苦,每一分钱的得到都是如此的不容易;《香菇进了菜市场》写的是一位菜农第一次卖比平菇贵三倍的香菇时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与抢购一空的场面描写,深刻体现了丰收、“费改税”、“粮食补贴”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论“扒手”何以得逞》,批判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国税“上缴”还是“上脚”》,写的是一个市场税官以纳税为由,向卖鞋人卡油,用一双高档鞋顶替税收。等等作品,不再赘述,这个市场尤如老舍笔下的“茶馆”,收录人生万象,不用确实可惜。农村孩子还有一个很大的空间,那就是自己的家乡。方圆几十里是他们的,山山水水是他们的,花鸟鱼虫是他们的,新鲜故事是他们的x写家乡的确是一个好的素材。放月假的时候,写感受最深的事,给你印象最深的人x作文《究竟是谁在哭泣》和《一棵小树的遗言》哭诉了由于人们滥砍滥伐造成了土地沙漠化的现实。两篇文章的结尾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究竟是谁在哭泣》结局说:是天在哭泣吗,是地在哭泣吗,是风在哭泣吗,是沙在哭泣吗?为什么那哭声是如此的熟悉?x《一棵小树的遗言》结尾写道:该落款了,可我分明地看到那是一个流泪的“人”字x这让我们对近几年来“卖了村支部,又卖村边树”的局面感到辛酸和震撼;《下“雨”了》则真实地再现了一个临危受命的年轻的村支书带领群众即时分了地又抗旱搞春播的故事。结局写道:一股清泉尤如一条白龙冲向天空,既而又狂舞着洒向大地,白胡子仰起头,分不清那是雾水还是泪水,只喊到:下“雨”了x《不眠山村夜》,写的是人们不顾秋收的劳累,不顾已微寒的秋意,谈论杨利伟飞天的事。蛮富有个性化语言的描写,有高谈阔论的“小广播”,有爱求真的“老刨根”,也有爱打岔的又对飞天一无所知的“王老太”x学生的作文有歌颂美好生活的,也有讽刺不良现象的;但他们都源于一个出发点,那就是对家乡更为深沉的爱。他们在习作中将他们对人生理性思考融入作品中,通过他们的再创造再次提升着自己和读者的情操,不断地激发他们热爱生活、思考生活、改造生活,热爱家乡、思考家乡、改造家乡,热爱祖国、思考祖国、改造祖国之情。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爱乡报国是统一的,只有爱家乡才能谈到报国,立志去报国就是爱家乡。爱家乡并不等于固守田园,不等于世代拿锄头,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都竭尽全力地去做也就是爱家乡。(.eduboss教育博士网整理)总之,我一方面用我们的仁爱和智慧让我们的孩子自信起来,具有敢于开拓的能力、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利用乡土资源点燃他们的爱乡报国的激情,化作他们学习的持久动力。这两方面互相促进,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相关推荐